会议室内,长条桌旁的气氛因新力量的注入而显得有些不同。 烟味与硝烟的余烬气息混杂,却无人表示不满。 “司令,现在咱们兵强马壮,弹药充足,是不是该干票大的了?” 李闯粗大的手指敲击着桌面,声音洪亮,他身上的作战服似乎还沾着未干的泥点。 聂云瞥了他一眼,沉稳开口。 “部队刚刚完成整编,需要时间磨合。而且,弹药虽然补充了三倍基数,但长远来看,消耗依旧是个大问题。” 他的话像一盆冷水,让会议室略微降温。 李闯咧嘴。 “磨合?打几场硬仗不就磨合出来了?至于弹药,司令的手段,还怕这个?” 他看向陆沉渊,眼中满是狂热的信任。 陆沉渊端坐首位,面色平静,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轻点。 他当然可以继续用能量兑换弹药,甚至兑换更先进的武器装备。 但能量不是无限的。 每一次兑换,都是在消耗未来的潜力。 一个真正稳固的基地,不能完全依赖这种外部输入。 苏明月适时开口,她的声音清冷而条理清晰。 “我研究过基地周边的资料。北面约三十公里处,有一座战前隶属于地方武装部的小型军工厂,主要生产7.62毫米步枪弹,12.7毫米机枪弹,以及少量82毫米迫击炮弹。虽然规模不大,设备也相对老旧,但如果能将其设备完整拆卸运回,并组织幸存者中的技术人员进行修复和生产,至少可以满足我们轻武器弹药的部分需求。” 她顿了顿,补充道。 “军工厂的位置相对偏僻,丧尸密度可能不高。最重要的是,将设备运回来,我们就能集中力量保护生产线,不必分兵驻守一个孤立的据点。” 众人闻言,神色各异。 李闯第一个叫嚷起来。 “这敢情好啊!自己造子弹,想打多少打多少!司令,这活儿交给我!我带二营去把那破厂子给它搬空!” 聂云则显得更为谨慎。 “三十公里,往返至少需要一天。沿途情况不明,贸然深入,风险不小。而且,拆卸和运输重型设备,需要大量人力和载具。” 李俊也发表了看法。 “如果只是弹药生产线,对我们目前的武器系统来说,补充还是有限。我们更需要的是炮弹,特别是122毫米榴弹和坦克炮弹。” 苏明月回应道。 “那座小型军工厂的资料显示,它曾经有过一条小规模的100毫米迫击炮弹生产线,或许可以找到一些通用的设备和技术资料。至于更大口径的炮弹,确实超出了它的能力范围。但有总比没有强,至少能减轻一部分后勤压力。” 陆沉渊听着众人的讨论,心中已然有了决断。 他看向苏明月。 “军工厂的产能,如果全力运转,每日能生产多少7.62毫米弹药?” “按照战前标准,三班倒的情况下,日产能在五万发左右。修复后初期可能达不到这个水平,但两到三万发应该是有保障的。” 苏明月迅速回答。 两到三万发,对于一支拥有三个加强营的部队而言,并不算多。 但这是一个开始,一个摆脱系统依赖的开始。 陆沉渊微微颔首。 “就这么定了。” 他的决定简洁明了。 “李闯。” “到!” 李闯猛地站直,脸上兴奋异常。 “你率领装甲步兵二营,即刻启程,前往北面军工厂。任务一,清剿沿途所有威胁。任务二,将所有有价值的设备、图纸、原材料,全部带回来。” 陆沉渊的语气不带丝毫情绪,却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威严。 “保证完成任务!” 李闯吼道,仿佛已经看到了成堆的弹药。 陆沉渊转向聂云。 “聂云,你率装甲步兵一营,向基地西面扇形展开,肃清游荡丧尸,建立前进警戒阵地,将防线向外推进十五公里。” “是!” 聂云应声,他明白这是为了扩大基地的缓冲区。 “李俊。” “到!” “你率装甲步兵三营,向基地东面扇形展开,任务与一营相同,同样推进十五公里。” “是!” 李俊也立刻领命。 陆沉渊手指在地图上轻轻一点,正是学校基地的位置。 “你们三个营,以基地为核心,呈品字形散开,互为犄角,拱卫基地安全。此次行动,除了军事目标,还有一个重要任务,就是搜寻幸存者和各类物资,尤其是燃料、药品和工业设备。” 他停顿了一下,目光扫过众人。 “随着我们的控制区扩大,幸存者数量必然会增加。目前学校的容量已经趋于饱和。” 苏明月补充道。 “是的,司令。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已经达到一万一千余人,学校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已经非常拥挤,卫生和管理压力也越来越大。” 陆沉渊站起身,走到窗边,看着外面忙碌的士兵和临时搭建的帐篷。 “警卫队扩编至五百人,由灰烬直接指挥,负责维持基地内部秩序,甄别新加入的幸存者,剔除不安定因素。” 始终沉默的灰烬,闻声微微颔首,眼中闪过一丝厉色。 “黑色守望小队,继续作为我的直属卫队,同时负责对警卫队进行监督和指导。” “明白。” 灰烬的声音低沉沙哑。 陆沉渊转过身,重新看向地图。 “李闯,你此行责任重大。军工厂不仅关系到我们的弹药自主,更重要的是,它将成为我们未来工业体系的起点。” 李闯此刻收起了脸上的嬉笑,郑重敬礼。 “司令放心,就算是把地皮刮三尺,我也把东西给您完整弄回来!” 陆沉渊没有再多言,他清楚李闯的性格,这种任务交给他,反而能激发出最大的潜力。 会议室内的气氛,从最初的略显松弛,逐渐变得凝重而富有张力。 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肩上的重量。 不再仅仅是守卫一方,而是要在这末世之中,重新建立秩序,播撒文明的火种。 “明月,你整理一份详细的物资需求清单,特别是针对兵工厂修复和生产所需的材料和技术人员。” 陆沉渊吩咐道。 “是,司令。” 苏明月应下,她早已在心中盘算。 陆沉渊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,初春的阳光带着些许暖意,照在那些年轻士兵的面庞上,也照进了这个小小的会议室。 他握了握拳,骨节发出轻微的声响。 前路漫漫,挑战重重。 但他并不畏惧。 只要有这支军队,有这些忠诚的战士,他就有信心,将这片废土,重新染上希望的颜色。 “都去做准备吧。” 陆沉渊挥了挥手。 众人起身,敬礼,鱼贯而出,带着各自的任务与决心,投入到紧张的筹备之中。 苏明月没有立刻离开,她安静地站在陆沉渊身后。 她能感觉到,陆沉渊在做出这些决定时,内心所承受的巨大压力。 他不仅仅是一个军事指挥官,更是一个文明的延续者。 “燃油储备,还能支撑多久?” 陆沉渊突然开口,声音有些低沉。 苏明月立刻回答。 “按照目前三个装甲步兵营的训练和作战强度,以及基地日常消耗,现有燃油储备,最多还能支撑十五天。” “十五天。” 陆沉渊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。 时间,永远是最紧迫的资源。 他需要兵工厂,更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。 一切,才刚刚开始。 苏明月看着陆沉渊的侧脸,他的下颌线紧绷,眼神深邃。 她没有说话,只是静静地陪伴着。 对她而言,只要能站在他身后,就已足够。 外面传来了引擎的轰鸣声。 李闯已经开始集结他的装甲部队了。 行动,已然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