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几天的奔波,六个人显得憔悴而又疲惫,不过眼神里充满了兴奋。 方南关心的问道“小乙,交易还顺利吧?” 小乙几人对望一眼,从旁边抬过来一张桌子,放在方南面前。 然后每个人从怀中拿出了一个袋子,随着袋子的倾倒,桌子上出现了一堆黄灿灿的金锭。 小乙笑着说道“火长,这次交易非常顺利,一共卖了四百二十两黄金” 方南看着黄金,闻言大喜,明天就可以去城里的军器司购买装备了。 “让兄弟们都过来一下,我有话说”方南吩咐道。 所有的士卒都来到了院子里,烽火台的两个士卒来到方南的身边。 看着眼前的十名士卒,方南开口说道“鉴于大伙这段时间的辛苦,每人过来领十两金子” 士卒们闻言,顿时呼吸变得粗重喘急,看着黄金的眼神充满了期待。 大楚皇朝的边军士卒的军饷为每月二两白银,十两黄金就等于五年的军饷了。 方南看着士卒们的样子,不禁笑骂道“瞧你们那点出息,以后还会更多的,现在过来领金子” 方南亲手把一块块金锭发到每个士卒手中,接过金锭的士卒小心翼翼的揣入怀中。 发完黄金,方南又叮嘱道“谁也不许拿这黄金去吃喝嫖赌,都攒着,留着以后做老婆本” 士卒们纷纷点头答应。 张大山这小子却蹲了下来,泣不成声。 方南赶忙上前询问“大山,这是怎么了?” 张大山抬起头含着泪说道“火长,我这是高兴的” “哎~”大嘴没好气的摸了摸胸脯,“吓我们一跳,还以为你是怎么了” 张大山含泪解释,自小家里就穷,兄弟姐妹又多,原想着从军挣点饷银接济家里。 但是几年了也是杯水车薪,这次火长一下发了这么多金子,家里终于能吃上饱饭了。 想到这里忍不住喜极而泣。 方南拍了拍张大山的肩膀“这才哪到哪,以后挣得钱保管让你家里买地置房,过上富裕日子” 大嘴又在一旁补充“还能娶个媳妇呢” 众人不禁哈哈大笑。 方南对小乙和大嘴吩咐“明天跟我进趟城里,把兄弟们的装备都换一下” 一大早,方南就带着小乙和大嘴往庭州城的方向行去。 方南骑着追风,小乙和大嘴各赶了一辆大车。 沿着大路走了十几里,三人就来到庭州城下。 城墙绵延数里长,高有数丈,高大的城门洞开,来往行人络绎不绝。 进了城门,两旁街道甚是繁华,各类商店林立大道的两旁。 这还是方南穿越后第一次进入一个城池,看建筑和风土人情,与历史上的汉唐极其相似。 在小乙的指引下,三人来到了庭州城的守备将军府。 记得出京时,老管家曾告诉方南,庭州城的守备将军当年是方老爷子当年的卫兵。 每个州的守备将军是从四品,比太守低一阶,是最高军事长官。 将军府坐落在一条大街的一侧,占地极广,气派的府门前站着几个高大的护卫。 方南让小乙和大嘴在一旁等候,自己提上礼物向大门走去。 刚上了两个台阶,一个带队的护卫现身拦住了去路“来人止步,有何事情?” 方南笑着拱手道“这位大哥,小弟是城外烽燧堡的火长,有要事求见将军” 护卫上下打量着方南身上的军服,面露难色“这位兄弟,将军军务繁忙,恐怕不会见你” 方南不露痕迹的将二两碎银塞入护卫手中,“烦请大哥通禀一声,就说京城方家方南求见” 护卫得了银子,脸上露出笑容“即是军中同僚,何必如此客气,老弟稍等,我这就前去禀报” 说完护卫向府里走去,方南不禁暗自摇头,看来哪个世界都一样。 不多时,护卫走了出来,“老弟,将军答应见你了,请跟我来” 穿过几层院落,才来到一处精致的建筑前,护卫在门口大声禀报“启禀将军,人已带到” “进来吧”里面传出了一个浑厚的男性嗓音。 方南谢过护卫,提着礼物进入了大厅。 在大厅正中央,坐着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,身穿丝质的青色长袍,脚踏朝廷制式的官靴。 中年人身形壮硕,面相威严,头发用束带盘成发髻,两尺长的美髯飘在胸前,双眼微露精光审视着方南。 方南把礼物往地上一放,郑重行了一个军礼“卑职烽燧堡火长方南,见过将军” 这个将军叫王铁山,二十年前曾是镇国公的护卫队长。 在拥立了当今皇帝之后,镇国公交出了兵权,也遣散了卫队。 不过镇国公对自己的护卫也都做了安排,通过国公的关系和自己的努力,王铁山如今也做到了从四品的守备将军。 “刚才护卫禀报说你是京城方家之人,不知你是...”王铁山询问道。 方南拱手道“启禀将军,镇国公正是家祖,我乃长房之孙” 王铁山一听连忙站了起来“原来是小公爷,快快请坐,来人,看茶” 方南连称不敢“您是老爷子的旧部,不如我称您为世叔,您把我当子侄看待如何?” 王铁山闻言大喜“那我就沾贤侄这个光了,不知贤侄怎会来这边境之地?” 方南被镇国公发配到边军锻炼,并没有与各路官员打招呼,而且一个小小的火长,还轮不到将军出面。 方南尴尬的一笑,解释道“因小侄生性顽劣,家祖让小侄在边军磨练一下性子” 王铁山哈哈大笑“老国公也是为你好,贤侄放心,有什么事尽快来找我” “多谢世叔”方南把带来的礼盒打开,将两坛烧刀子和两大袋细盐放在王铁山的桌子上。 王铁山故作不悦之状“贤侄这是做什么,你来我这里还需带这些俗物?” 方南微微一笑,打开了一个酒坛,和一个鹿皮袋,“这是出京的时候带的,又不花什么钱,这也是小侄一番心意,望世叔能够笑纳” 行伍之人都好杯中之物,闻着甘冽醇厚的酒香,王铁山不禁凑到酒坛前深深吸了口气。 又伸手抓起一把细盐,闻着味道,用舌头尝了尝,眼睛顿时瞪的溜圆。 “既然是贤侄一番心意,那我就厚颜收下了”王铁山心想又不是黄白之物,那就收下吧,主要是这酒太香了。 王铁山不禁满心欢喜,问方南“不知贤侄此来有何要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