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上午,方南带着石头,一人骑了一匹马,前往外公的宅子。 来到大门口,门口的空地明显被打扫过,院门和围墙也被仔细的粉刷过。 看门的老仆热情的把方南请进院子,让另一个看门的汉子去叫管家。 国公府的一个管事被方伯留了下来,月钱涨了三成,提拔为宅子的管家。 管家把方南迎进了宅子,又把所有的下人集中到一起。 “少爷,这是伺候王老太爷的所有人,专门从衙门的牙行里买的”管家殷勤的给方南介绍。 方南看了看,有十来号,男的女的都有,“张管家,他们都在府里做什么?” 张管家指着一个脑袋大脖子粗的中年汉子“这原是一个犯官府上的厨子,手艺不错” 又指着一个身体结实,面相忠厚的汉子“这是给老太爷配的车夫,也负责喂马” 接下来指着两个女孩子和两个男孩子,长的也算周正,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“这是伺候老太爷起居,待客的丫鬟小厮” 还有两个四旬左右的婆子“这是负责宅子清扫,洗衣的” 最后两个中年汉子,一个是花匠兼泥瓦匠,负责宅子的花花草草和修修补补。另一个是看大门的门房,和原来的老仆搭伴。 有了这些下人,宅子里也算有了人气,不再清冷。 “我已经吩咐过方伯了,以后宅子里的用度和你们的月钱,到国公府的账房支取,缺什么尽管去买,一定要让外公他老人家舒心满意”方南看着管家。 “少爷,您就放心吧,我也是咱们府上的老人了,一定会把老太爷伺候好的”管家在一旁保证。 “嗯”方南点点头“让大伙都散了吧,你带个小厮,赶上马车,跟我去书院接老爷子去” “是”管家让下人们都散了,留下了车夫和一个小厮。 马车还是上次来的时候,石头赶过来的,方南特意让留下来给外公使用。 不到半个时辰,方南几人就来到书院的山脚下,留下车夫看着马匹车辆。 书院的大门紧闭,石头上前敲门,门房认识方南和石头,听说是来接山长的,就把几人放了进来。 几人走在偌大的书院里,没有了往日的读书声,寒风吹过,卷起了地上几片落叶,显得有些苍凉。 在书院山长居住的院子里,王明海竟然背着双手,在院子里踱步,似有心事。 “外公,这么冷的天,您怎么在院子里?”方南一进院子就担心的询问。 王明海听见外孙的声音,神情也放松了下来,笑着说道“书院里也没什么事了,我寻思你快来了,就在院子里走走” 方南注意到外公脸上神情的变化,不由心里也是好笑,这老爷子也是归家心切。 “外公,宅子都收拾妥当了,我带着管家接您来了”方南笑着说道。 一旁的管家赶忙上前见礼“老太爷,小人给您请安” “这是......”王明海看着陌生面孔,不由疑问的眼神看向方南。 管家还算上道,笑着解释“老太爷,我原是国公府里的管事,蒙少爷看得起,特意安排伺候您老” 方南露出满意的神色,这管家不错,省的自己解释,以后值得培养。 “外公,您看要没其他事,咱们就回家吧” 王明海点点头“也好,也没什么行李,就几件衣服和几本书” 王明海从屋子里拿出一个不大的包袱,小厮赶忙接了过来。 出了书院,来到山下,管家和小厮陪着王明海上了马车,方南和石头骑着马走在两侧。 回到宅子,管家又把所有的下人召集起来,欢迎老太爷回家。 看着焕然一新,有了人气的宅院,王明海也不禁心潮澎湃,好几年都没回来了。 “外公,您先进屋里歇歇,喝杯茶,中午让厨子炒几个菜,我陪您喝两杯” “好,好”王明海满心欢喜。 祖孙二人正在堂屋叙话,门房的老仆快步走了进来“老太爷,镇国公和老太君来了,还有小姐带着小小姐也来了” “打开大门,快去迎接”王明海一听亲家带着女儿还有外孙女来了,一脸激动向大门口走去。 方南也是纳闷,府里好快的消息,自己还没来得及通知呢。 镇国公和老太君一脸笑容,从大门走了进来,后面跟着方王氏,怀里抱着小玉儿,小狼跟在旁边。 几人身后是几个抬着礼物的小厮。 “亲家,亲家母,欢迎啊”王明海笑着拱手。 “亲家,听说你回来过年了,我们来看看你,顺便讨杯酒喝”镇国公开着玩笑。 “哈哈,求之不得”王明海笑道。 “父亲”方王氏上前给王明海行礼。 “嗯”王明海点点头,看着小玉儿伸开双手,一脸慈祥“这是小玉儿吧,来,让外公抱抱” “玉儿,这就是娘经常跟你说起的外公,也是娘的爹爹,快叫外公抱抱”方王氏轻声给女儿解释。 小玉儿在血脉里的亲情召唤下,在母亲和哥哥的鼓励目光中,张开了两只小手臂。 “外公”随着小玉儿的声音,王明海控制着激动的心情,小心翼翼的小玉儿抱在怀里。 “好孩子”王明海轻轻的用脸摩挲着小玉儿的小脸蛋,老眼中飘起一阵雾气。 众人内心也是一阵唏嘘,老爷子自从老伴去世,也是一直住在书院,好几年没有回家了。 看着气氛有点凝重,方南笑着缓解“外公,我们先进屋子,外面太冷了” 王明海这才回过神来,老脸露出一丝尴尬“亲家,见笑了,快进屋” 众人纷纷进了正厅,落坐之后,丫鬟开始上茶。 方南把小玉儿从外公怀里抱过来,方便老人家们唠家常。 “对了,南儿,中午怕是厨子忙不过来,不行从外面订些菜”王明海心想亲家来了,也不能太寒酸。 “放心吧,外公,你们聊,我去安排”方南把妹妹交给方王氏,走出了屋子。 王明海看着方南的背影,欣慰的对镇国公说道“多亏南儿,老夫今年终于能在家过年了” 镇国公也是点点头,捋着胡子“嗯,要不是南儿,现在府里都揭不开锅了” 老太君也在一旁附和“这孩子感觉一下就懂事了,而且对府里的贡献太大了,老身在梦里还经常笑醒” 方王氏坐在一旁,笑着听三位老人夸自己的儿子。 方南叫过来管家,吩咐从满香楼订一桌上好的席面,布置在膳厅,再把祖父带来的酒打开一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