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南笑了笑开始解答“一共有35只鸡兔,就让这94只脚都站着,然后开始吆喝,每吆喝一次,抬起一只脚” “第一次吆喝,抬起了35只脚,94减去35,还剩59只脚” “第二次吆喝,又抬起了35只脚,59减去35,还剩24只脚” “吆喝了两边之后,鸡都一屁股坐在地上了,剩下的脚就只能是兔子的” “但是兔子是有四只脚的,让每只兔子再放下两只脚,24除以2就得出了12只兔子的数量” “一共有35只,用35减去12,就得出了23只鸡的数量,这就是解题的方法” 建武帝和文武百官听了恍然大悟,果然是简单易懂的方法。 朴布诚也是听的佩服不已,比国子监那些人用鸡兔挨个数强了百倍。 镇国公和方乐山也松了口气,这小子总算逃过一劫。 徐怀楚看着方南解出答案,愤恨不已,但也无可奈何。 建武帝嘴角上扬,看向朴布诚“朴爱卿,既然答案已经解出来了,退下吧” 朴布诚有心想问问方南其它的几种方法,但是建武帝已经发话了,只好称谢退回队列。 看看也快到晌午了,建武帝大手一挥“今日大朝会就到这里,朕决定摆宴庆和宫,各国使节和文武百官一同前往,朕与诸君同乐” “陛下圣明”文武百官从早上到中午,早就饥肠辘辘,闻言纷纷欢呼。 一些番邦使节也是喜不自胜,往年参加大朝会之后的御宴,至今记忆犹新。 蛮族三王子用愤恨的目光隐隐看了方南一眼,精心准备的难题被这小子轻易解决,只能到宴席上再想办法了,怎么也得落落大楚的威信。 建武帝乘坐御辇先行出宫,各国使节和文武百官随后,在太监的指引下,浩浩荡荡前往庆和宫。 庆和宫是大楚皇帝专门用来赐宴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节的专用场所。 由一个主殿和两个副殿组成,占地也是极广,足以容纳数千人同时就餐。 皇宫的御膳房也是几天前就开始了准备,无数的新鲜食材和蔬菜瓜果源源不断的运进了宫中。 还有国公府作坊的楚阳春,宫中的采买司也置办了上千坛,镇国公特意给了优惠,也付了好几万两白花花的银子。 所有珍贵的食材已经提前处理好,就等皇帝一声开宴。 方南随着队伍走进了主殿,被安排在了靠后的位置。 大殿里的地面上铺了厚厚的地毯,一张张低矮的案几之后放着坐垫,所有人都席地而坐。 案几之上已经摆放了各色瓜果和点心,还有蜜饯果脯。 酒是楚阳春,用金壶盛放,玉杯饮用,筷子都是银制的。 众人坐定,并没有开动,而是等皇帝前来。 建武帝在一旁的偏殿换去繁琐的朝服,身着一身轻松的皇袍,又进了大殿。 众人纷纷站起身,恭敬地等皇帝落座,然后躬身行礼“多谢陛下赐宴” 建武帝坐在御案之后,摆摆手“免礼,诸位爱卿都坐下,今日朕与诸位爱卿开怀畅饮,不醉不归!” “多谢陛下”众人纷纷落座。 接着宫女们开始上菜,一个个容颜秀丽,婀娜多姿,把一众番邦使节看的暗暗垂涎。 盛菜的器皿都是官窑烧制,精美异常,盛放的珍馐更是令人惊艳。 狸唇驼峰,猴脑熊掌,燕窝鸭脯,鹿筋鱼胶,海参鲍鱼,口蘑竹笋,鸡鸭牛羊等等琳琅满目。 经过御厨的精心烹制,一道道菜肴造型美观,浓香四溢。 建武帝举起酒杯说了一番祝酒辞,与众人碰了一杯,吩咐开宴。 各个番邦的使节在自己的国内,哪里见过大楚的美味珍馐,再加上早已饥渴难耐,顿时不顾形象的大块朵颐起来。 有的番邦使节不会用筷子,直接上手,尽管被烫的呲牙咧嘴,还是不管不顾的胡吃海塞。 美酒楚阳春更是让番邦使节陶醉不已,连连干杯,直呼过瘾。 文武百官顾及形象,矜持的拿起筷子享用,方南也熟练的用筷子飞快的夹着美食,不停的送入嘴里。 中央的空地上,出现了一群宫中的舞姬和乐师,在优美的旋律中,舞姬们翩翩起舞。 一众番邦的使节吃着美食,一边用色眯眯的目光注视着场中的舞姬,特别是扶桑国的使节,更是露出猥琐的表情,不断“吆西”。 一段歌舞结束,徐怀楚又蹦了出来“陛下,如此良辰美景,怎可无诗词助兴?” “嗯,爱卿可是要赋诗一首”建武帝笑着问道。 “陛下,臣平时处理政务,诗词一道早已生疏,不过臣倒是有一个合适人选” “哦?是谁?” 徐怀楚看向后面坐着的方南“臣听闻此次文会的头名被方南夺得,不如叫他为本次盛会作上一首诗词” 建武帝也想起了影卫的禀报,点点头“小方爱卿,如此盛会,徐大人又极力推荐,可有佳句?” 方南正在品尝一块q弹软糯的熊掌,口腔正在被满满的胶原蛋白充斥,闻言叹息一声,放下筷子走了出来。 徐怀楚不怀好意的说道“方南,此次盛会君臣齐聚,各国使节也在,你要好好思索,要应情应景,不负陛下厚望” 徐怀楚心里却暗暗希望方南作不出来,好借机发作,进行刁难。 方南没有理会徐怀楚,向建武帝拱手“蒙陛下厚爱,臣当竭尽全力,臣已有所得,请陛下指正” 建武帝和文武百官带着期待的目光注视着方南,一些爱好中原文化的番邦使节也停下了筷子。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,方南背负双手,在大殿中央走了几步,然后停下来,朗声吟道 “华宴良宵,明月照,宫苑清光。 举目望,银河璀璨,繁星闪亮。 人生难得几回醉,且把美酒共君尝。 笑谈间,往事随风去,情悠扬。 家国盛,民心畅;天下安,乐未央。 愿此景,永驻人间天上。 携手同游山河美,共赏春秋好风光。 盼明朝,再续今日缘,情更长。” 方南念完这首词,大殿陷入了一时的沉寂,众人都沉浸在优美的诗词之中。 “好!”建武帝猛然开口,其余官员和使节也是纷纷称赞。 镇国公笑的合不拢嘴,频频与周围恭贺的勋贵碰杯。 方乐山也是一脸笑容,满意的看着儿子。 “小方爱卿不愧是文会头名,文采果然出众,众位爱卿,来,为这首词干一杯”建武帝也是龙颜大悦。 众人纷纷举杯,喝罢,方南向建武帝行了一礼,返回了自己的座位。 这时,番邦使节的席面里走出一人,躬身行礼“陛下,臣也愿意献上拿手的技艺,为陛下助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