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城后,皇帝在皇宫来了一次烟花秀,看得众人如痴如醉。 紧接着,售卖烟花的店铺,开始在内城开张营业。 出于安全考虑,店铺内没有实物,只能订购。 才短短半日,就收到了数十份订单。 数十份订单,就是数万两白银。 乾清宫内,杜公公向皇帝汇报了一个准确的数字。 皇帝神色不变,抓起了面前的奏折。 “可惜了!” 等到写下一个大大的“准”字,皇帝突然吐出了一句。 杜公公心中疑惑,不过不敢开口询问。 “若不是考虑到战略需要,朕真想让他们制作出更加绚烂的烟花。” 合上奏折,皇帝自己给出了答案。 杜公公明白皇帝所指,可依旧站一旁沉默不语。 “老杜?” 皇帝缓缓起身。 “奴婢在!” “这门生意,你认为应该由谁来掌管?” “坤宁宫!” 杜公公脱口而出。 皇帝看了杜公公一眼,微微一笑。 “可皇后不便直接出面管理——” 略一思索,皇帝缓缓开口。 “陛下,皇后娘娘不方便,汝阳侯却没有问题。” 跟在皇帝身后,杜公公一反常态。 “汝阳侯?” 皇帝的眼神中透出了一抹疑虑。 汝阳侯是皇帝的兄长,可也是陈国的公子。 就算皇帝打算启用此人,可那也是陈王入朝之后的事情。 “陛下,汝阳侯的忠心毋庸置疑。” 杜公公又补充了一句。 “老杜,这可不像是你,怎么,出问题了?” 皇帝语速平缓。 “有几家府邸,打算同汝阳侯府开一个小小的玩笑。” 杜公公措辞谨慎。 “谁?” “直郡王府,还有——还有——” 杜公公面露难色。 “还有谁?” 皇帝的眼底,已是一片冰冷。 “礼亲王府!” 杜公公回话的音量不自觉的低了下去。 “他?” 皇帝慢慢的停下了脚步。 ———— 让我们一路向北! 此时的京畿正是深秋时节,大地上还残存着一丝丝金色。 可到了安夏,却添了几分冬季的萧索。 再往北,是代国,长岭的山顶已被积雪覆盖。 越过长岭,梁国的百姓已裹上了厚厚的棉袄。 棉花,已在这时空被有效的利用起来。 继续往北,草原上已是白雪皑皑—— 草原的最北边,住着北迁的游牧部落,此时的他们,已经提前进入到冬眠的状态。 可是,在其中的一个部落里,却少了一群年轻人。 这群年轻人,有一个共同的首领。 他的名字,叫博库! 此时,博库正带着他们,在更北的密林中苦苦搜寻。 如此严酷的环境,他们纯粹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。 看样子,博库的探险还需要很长的时间,可东线的延州,却快要坚持不下去了。 镇东军吃准了城内缺粮,选择围而不攻,而城内的两座粮库,又莫名其妙的走水,烧了个一干二净。 城内的守军还好些,不过百姓却已被恐慌的情绪所笼罩。 面对盛天调来的军队,镇东军选择了无视。 至于陈国使者的那一番慷慨激扬,副统领只当是看了场笑话。 有人看笑话,有人却认了真! 世子送走陈国的使者,然后同赵方福商议。 “你认为陈国这是唱的哪一出?” 等赵方福落座,世子缓缓开口。 “下官以为,陈国这是想借刀杀人。” 赵方福看得十分透彻。 “你的意思,他是想借我们的刀,解延州之围?” “是!” “如今前线的情况如何?” “据前线传来的消息,陈军有增兵的迹象。” 换句话说,桐军的攻击受到了强大的阻碍。 “陈国的这位相国,还真是好算计!” 世子轻声笑了起来。 “世子,盛天是陈国的都城,下官不相信他们会放弃抵抗。” 赵方福说出自己的判断。 “陈国退守东北,倒是下的一步好棋!” 世子看向赵方福,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意。 这两句话,让赵方福陷入到沉思之中。 世子没有打扰,专心品茶。 这茶叶,来自于皇帝的赏赐。 “您说的不错,陈王的确下了一步好棋。” 良久,赵方福冲世子拱手说道。 “怎么破?” 世子需要的不是简单的附和,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。 “我们休整这么长时间,也该给张统领施加一点压力了!” “你想对虎贲军下手?” 赵方福命人取来舆图。 摊开,主帅请世子移步。 来到舆图旁边,主帅伸出右手,在舆图上画上一条直线。 这条直线的起点,是靠近边界的一座城池。 至于终点,则是漫长的边界上的一点。 此处,是距离虎贲军大营最近的位置。 “世子,我们只需要将城内的三万守军调至此处,张统领必定会有所行动。” 赵方福开口解释。 “继续!” “如果镇东军拿下延州,我们就越过边界,攻击虎贲军。” 既然朝廷的军队敢主动攻击诸侯的城池,那么诸侯也就没必要对朝廷保持尊重。 “这倒是个好办法!” 世子轻轻点头。 镇东军在陈国境内的活动,一直都打着歼灭残寇的旗号,如今主动困住延州,确实容易留下舆论攻击的把柄。 “世子,还有这里!” 赵方福的手指,移动到了另一处。 那里—— 是江东! 尽管朝廷多出陆南陆北二省,让江东不再是一块飞地,不过它大部分的边界,还是与桐、鲁二国共享。 而且自从谢维安调走,江东军解散,驻守在江东的军队,只有定东军的万余人马。 “调几万人过去,先制造一点摩擦。” 世子沉声下令。 赵方福拱手应下。 “北边不可懈怠,继续向前推进。” “下官明白!” 世子轻轻转头,随后命左右退下。 “福叔!” 等众人退出,世子轻声喊道。 “下官在!” “昨日,我收到父王的来信。” 世子吐出了一口浊气。 赵方福没有询问信函的内容,沉默不语。 “父王又调来了十万大军,预计半月后就能抵达。” 世子的视线,落在赵方福的脸上。 “这是好事啊!” 见世子神色凝重,赵方福觉得有些诧异。 “你可知这支军队的主将是谁?” “下官哪能知晓?” 赵方福的心中涌起了不祥的预感。 “赵方权!” 世子一字一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