睿亲王跪在乾清宫内,浑身颤抖。 一半,是因为恐惧! 一半,是因为愤怒! 皇帝缓缓上前,将睿亲王扶起。 “陛下,这是有人想陷害臣弟。” 臣弟二字,睿亲王咬得极重。 不错,这突如其来的打击,还未彻底湮灭睿亲王的心智。 “朕知道!” 皇帝拍了拍睿亲王的肩膀,然后指了指旁边的凳子,示意他坐下说话。 睿亲王哪有心思落座,冲皇帝微微弯腰。 “陛下,臣弟与这杨万盛从未有过接触。” 睿亲王继续为自己辩解。 不辩不行啊! 若是让皇帝生出那么一丝丝的怀疑,睿亲王这辈子再也别想走出睿亲王府。 圈禁,将是他最好的结局! “朕知道!” 见睿亲王不肯落座,皇帝干脆背着双手,在殿内踱步。 “臣弟请陛下彻查此事。” 睿亲王的目光牢牢的追随着皇帝的身影。 “不用!” 皇帝语气温和。 睿亲王突然愣住。 “他们自己会跳出来的。” 皇帝看一眼睿亲王,笑着补充了一句。 皇帝的笑容,让睿亲王受到严重惊吓的心灵,稍稍安定下来。 “陛下,他们为何要算计臣弟?” 沉吟片刻,睿亲王问出了心中的疑惑。 从他痛苦的表情,可以猜到他已悟出此事对自己儿子的影响。 “这是对你能力的肯定。” 皇帝淡淡地吐出一句。 “陛下——” 睿亲王冲皇帝拱手弯腰。 挥一挥衣袖,皇帝命睿亲王直起腰来说话。 “你曾在户部多年,户部尚书与你关系密切,如今你掌管吏部,听说那些青年官员对你很有好感。你的能力,已经让许多人心生忌惮。” 皇帝语速平缓。 “陛下指的是——那些文官?” “不一定!” 皇帝轻轻摇头。 “陛下,臣弟的儿子还小——” 须臾,睿亲王鼓起勇气说出心中的顾虑。 “杨万盛用心狠毒,确实给明辉制造了一个天大的麻烦。” 皇帝停下脚步,发出了一声轻叹。 他口中的明辉,指的是赵明辉,也就是睿亲王的长子。 小家伙比太子年长,又是亲王府的继承人,经历了这一场风波,等到太子将来长大成人,必定会心生忌惮。 听到皇帝的叹息,睿亲王痛苦的闭上了眼睛。 皇帝深深的看了他一眼,继续迈开了脚步。 眼睛一闭、一睁,睿亲王用去了很长的时间。 脸上的痛苦散去,只剩下了决绝。 “陛下,臣弟将来不会将爵位留给明辉。” 睿亲王的声音在殿内响起。 “跪下!” 皇帝的语气突然转冷。 “啊——” 诧异,浮现在睿亲王的脸上。 “要朕再说一次?” 睿亲王这才反应过来,乖乖的跪了下去。 “这么容易就放弃了自己的继承人,你啊,算不上一个合格的父亲。” 皇帝字字诛心。 睿亲王不敢反驳,干脆将额头抵在了冰冷的地板上。 “不但不是合格的父亲,头脑也不太清醒。” 皇帝继续训斥。 睿亲王保持住姿势,纹丝不动。 “放弃自己的长子,你就没想过保国公府会做何反应?” 皇帝略微提高了音量。 保国公,是睿亲王的岳丈,也是赵明辉的外公。 “臣弟的家务事,还轮不到保国公府来指手画脚。” 睿亲王展现出皇子的骄傲。 “那你家的那位王妃,你也能置之不理?” 皇帝追问一句。 “妇道人家——” 沉默了一小会,睿亲王这才吐出四个字来。 睿亲王尽管没有皇帝的专一,可耳濡目染之下,对拼死生下长子的王妃,也存了许多的爱意与怜惜。 “那你就没有想过明辉的将来?” “陛下,臣弟先是陛下的臣子,然后才是明辉的父亲。” 嘴上这么说,可一抹痛楚还是从心底滑过。 “愚蠢!” 皇帝上前,一脚踹在睿亲王的肩膀上。 睿亲王倒向一旁,又迅速爬起跪好。 “你若是因为此事退让,不但你这一脉将永无宁日,你这一辈子也就完了。” 说完后皇帝依旧没能解气,又重重的踹上一脚。 挨了两脚的睿亲王跪伏在地,不过心底的痛楚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。 “起来吧!” 皇帝不清楚睿亲王的心理变化,只觉得此刻的他有些可怜。 睿亲王谢恩,然后乖乖的起身站定。 “这么多年,你还不明白朕的心思?” “陛下,臣弟愚钝!” 睿亲王弯腰请罪,态度恭敬。 皇帝的心思,有谁能猜透? 就算真的猜出,也绝不能表现出来。 “你们是朕的手足,朕一定不会让你们如同行尸走肉般的过完一生。而且,朕的弟弟,朕的侄子,岂容外人随意欺辱?” 皇帝拍了拍睿亲王的肩膀,示意他直起腰来。 “陛下——” 睿亲王心中感动,语气有些哽咽。 “记住!反击——” 皇帝一字一顿。 “臣弟明白!” 睿亲王冲皇帝拱手,眼中涌动着浓浓的杀机。 ———— 很明显,杜学士高估了内阁的权威。 换句话说,他低估了文官的叛逆! 得知杨万盛因为一封奏折惨死在东厂的大牢,无数文官看到了青史留名的希望。 与在史书上留下几句介绍相比,死—— 算个球! 无数文官走出衙门,在大街上汇集成了一股人流。 也不知是谁喊出了一句“去内阁”,所有人立刻朝内阁的方向前进。 杜学士领着几位学士,站在内阁的大门外等候。 “本官不是命各部约束?” 看着面前黑压压的一群,杜学士的眉头深深的皱起。 “杜大人,各部的主官——已经站在了我们的对面。” 回话的,是卢学士。 经过卢学士的提醒,杜学士这才在人群中找到了各部的尚书侍郎。 一个个名字从杜学士的口中吐出,被点名的官员不自觉的垂下了脑袋。 “本学士让尔等约束属僚,看来你们都当做了耳边风。” 杜学士的语气中隐隐有怒气透出。 “回杜相的话,下官也认为杨万盛不该遭此厄运。” 刑部尚书冲杜学士拱手,朗声回话。 在刑部尚书的认识中,东厂这是越俎代庖,他的心里能舒服才怪。 “你们想做什么?” 杜学士的目光从众人的头顶扫过。 “想请内阁带领百官,替杨万盛讨个公道。” 人群中,有人大声吼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