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不知杜公公用了什么手段,那官员又不自觉的跪了下去。 “既然已经站了起来,又何必再次跪下。” 皇帝语带双关。 我也不想啊! 那人在心中咆哮。 不过都是在权力场经过淬炼的人物,表现出来的状态往往与心底的想法大相径庭。 针对自己方才的不敬,那人老老实实的磕头请罪。 皇帝微微一笑,大度的原谅了他。 “你叫什么名字?官居何职?” 等那人直起腰来,皇帝开口询问。 “下官李勃,工部员外郎。” 那人如实回话。 员外郎,从五品,在地方上或许算得上一号人物。 不过在权贵云集的京城,员外郎算是不折不扣的小官。 “工部的?你们邓尚书呢?” 皇帝这才发现,没看到邓尚书的身影。 “尚书大人听从杜学士的劝说,已经回家去了。” 一抹鄙夷,浮现在李勃的脸上。 “他没劝你一道离去?” “劝了,不过下官坚持自己的立场。” 李勃声音洪亮,很明显对自己的决定颇为自豪。 “能坚守立场,倒也算是个优点!” 皇帝轻轻点头。 皇帝这突如其来的夸奖,让李勃突然愣住。 “杀杨万盛,不是朕下的旨意。” 也许是累了,皇帝的左手搭在李漠的肩上。 小家伙立刻站得笔直。 “不过朕以为,杨万盛的这种死法,还是便宜了他!” 最后两句,皇帝提高了音量,确保在场的官员都能听得清清楚楚。 官员们不约而同地看向皇帝,目光复杂。 杜公公不由自主的上前两步,监视着场内的动静。 “不过朕也不能怪罪东厂,主辱臣死的道理,他们还是牢记在心。” 皇帝第二次提及“主辱臣死”四字。 “陛下重用阉宦,不是社稷之福!” 又有人朗声抗辩。 “朕说过,他们懂得主辱臣死,而你们——则早已忘记了‘君父’二字!” 皇帝踱步到那人面前,语速平缓。 “这只不过是陛下的借口罢了!” 那人抬头看向皇帝,无比倔强。 “混账!” 伴随着一稚嫩的呵斥,一道寒光闪起。 等到寒光消失,那官员的半边脸庞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肿起。 当然,这描述有些夸张,不过那官员的脸庞确确实实同刀背来了一次亲密的接触。 完成这一击的,是李漠。 那官员捂住脸庞,满脸的难以置信。 有官员想要起身,身体还未站直,又扑通跪了下去。 当然,这都是杜公公的杰作。 “敢这样同朕说话,恐怕在你的心中,早已没了敬畏!” 皇帝摸了摸李漠的脑袋,算是对他的嘉奖。 “陛下放任一乳臭未干的孩童侮辱下官,与昏君何异?” 那人声嘶力竭的吼道。 吴统领立刻拔出了腰间的佩刀,四周的侍卫也齐刷刷的拔出了钢刀。 “陛下——” 杜学士脸色大变,快步上前。 皇帝头也没回,伸出手指向杜学士,命他止步。 “你认为朕是昏君?” 皇帝的视线落在那人的脸上,眼神冰冷。 “陛下设锦衣卫监视百官,又设立东厂残害官员,穷兵黩武导致天下战事不断,哪一桩是明君所为?” 那人的额头已是青筋暴起。 “你们——也是这种想法?” 皇帝环顾四周,征求大家的意见。 众人跪得笔直,无人开口回话。 “钱学士!” 皇帝的目光停留在钱学士的脸上。 “下官在!” 钱学士上前一步,冲皇帝拱手。 “你认为朕算不算昏君?” 钱学士深深的弯下腰去,沉默不语。 “苏尚书?” 皇帝深深的看了一眼钱学士,随后将目光转移到刑部尚书的身上。 “下官在!” “你认为朕是不是昏君?” “不是!” 苏尚书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。 皇帝又点了几位官员的名字,有人保持沉默,有人给出了否定的答案。 “两百余年来,你们费尽心机将勋贵挤出朝堂,让宗室形同虚设,只留下内务府的几名太监,对你们形成名义上的制约。” “陛下——” 有人对皇帝的措辞不满。 “闭嘴!” 皇帝毫不客气的大声训斥。 “吴统领何在?” 紧接着,皇帝喊出了一句。 “臣在!” 吴统领持刀上前。 “若是有人胆敢开口打断,立刻拖下去掌嘴。” 皇帝沉声吩咐。 吴统领大声应下。 “你们两百年的努力,结果就是政令不出五省。” 皇帝的语气中,充满了浓浓的鄙夷。 “梁国、徐国、燕国、宋国、鲁国、陈国、越国,还有已经消失的吴国,和新近加入的桐国,无论是谁,军力都要远远的强过朝廷。” “朕说得难听一些,这数十年来,你们都是在看着这些诸侯的脸色行事。” “若不是朕日夜谋划,能多出这五省之地?能数次击溃高原人的进攻?朝廷的财政能够得到缓解?兵部能有强大的镇定二军?” 一连串的问话,让许多人悄悄的低下了头颅。 “兵部尚书何在?” 提及兵部,皇帝突然想起。 “陛下,兵部尚书并未参与。” 回话的,是杜学士。 “兵部的侍郎呢?” “两位侍郎同样没有出现。” “跪在这里的,有没有兵部的官员?” 皇帝继续追问。 陆续有十几人将脑袋抵在了冰冷的地面。 “一群糊涂蛋,有什么资格指挥帝国的军队?” 皇帝用两句话,宣告了他们的结局。 “朕用锦衣卫,是为了保护朝廷的官员不被刺杀,更重要的,是为了刺探情报,减少军队的伤亡。” “朕用东厂,是防止居心叵测之辈在皇城生事,阻拦帝国前进的步伐。” “大军东进,是因为吴王反叛,朕不派兵歼灭,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吴军攻入东川?” “你说朕是昏君,朕不杀你,但是像你这样的蠢货,怎配成为帝国的官员?” 话音落下,皇帝喊出了吏部尚书的名字。 “陛下,吏部尚书已经回家去了。” 回话的,依旧是杜学士。 “你转告吏部,此人即刻免职,永不录用!” “陛下——” 喊出这一句的,是钱学士。 “朕还没说完!” 皇帝看向钱学士,目光如刀。 钱学士只得无奈的闭嘴。 “最后,朕再说三句话——” “在朕的心中,跪在这里的官员,全是垃圾!”